教育学全日制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教育学全日制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学科简介

伟德bv1946官网首页教育学学科始建于1979年,2003年开始招收培养课程与教学论学术学位研究生,2010年获批为教育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现有教育学原理、教育史、课程与教学论、高等教育学、学前教育学、比较教育学6学术研究生培养方向。学科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任教师45人,其中教授12人。现有国家级、省级“公共课教育学”教学团队,拥有省部级教学科研平台2个,国内外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博士生导师4人,山东省教学名师1人,山东省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2人。近五年,本学科承担国家级、省部级项目30余项;在高层次出版社出版学术专著17部;发表学术论文110余篇;获山东省社科奖8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4项。近年来,学科注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注重教师教育创新研究以及服务地方基础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较高,毕业生共获山东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7篇,获伟德bv1946官网首页优秀硕士学位论文37篇,获得校级以上优秀科研成果奖20项,毕业研究生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好评。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热爱教育事业,富有担当精神和良好的专业品格;具有良好的人文与科学素养;系统掌握教育理论和学科发展脉络;掌握教育研究的基本范式与方法,具有独立研究和学术交流能力;熟练掌握教育教学实践所需要基本知识,具备循证教育教学实践的能力;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具有良好的信息素养、批判精神和创新能力,胜任教育科研、教学、管理和社会服务等工作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具体包括:

(一)思想道德: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遵纪守法,热爱劳动具有强烈的中华民族文化认同感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强烈的时代使命感及社会责任感,能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专业知识:具有广博的人文社科知识,全面教育学基本知识和扎实的教育专业知识,了解本专业及相关领域最新动态和发展趋势。

(三)外语水平: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和较高的听、说、写、译的能力,能利用外语获取专业研究信息,并能够开展教育学术领域国际交流

(四)学术水平和能力:具有对于教育现象、教育问题及教育发展趋势等的学术敏锐性,掌握教育科学研究的方法和技术,能够将教育现象或问题凝练成为科学的研究问题并进行科学的设计、分析并专业性地提出解决策略的能力;具有自主学习的能力和终身学习的意识,具备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性思维;具有良好的信息素养,具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传授、创新知识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身心健康:具有强健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健康积极的生活方式,善于合作,人格健全。

三、研究方向

(一)教育学原理

本学科方向多年来致力于教育学与教育改革发展中的基本理论问题研究,在中小学红色文化教育、教育发展与民生改善、乡村振兴与教育发展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形成了乡村教育与德育问题、教育发展与民生改善依存关系、课程与教学改革的社会学反思、教育研究方法论等鲜明特色。

(二)教育史

本学科方向多年来致力于中国近现代教育问题史、中国近现代教育家、教育事件心理史的研究,在中国近现代教育问题史、课程与教学论问题史、近现代高等教育发展史、教育家心理史学范式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形成了坚持教育史研究的教育性、注重创新中国近现代教育史研究方法等研究特色。

(三)课程与教学论

本学科方向多年来致力于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的基本理论和实践问题研究在课程改革与教师发展、课程知识论与课程意识形态功能、课堂教学改革与教学决策、中小学教科书研究、核心素养与课程改革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形成了关注课堂教学的微观视域、关注课程改革的理论与实践、注重学术研究与一线实践的双向滋养等研究特色。

(四)高等教育学

本学科方向多年来致力于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在大学行政组织机构变革研究、新时代大学课程教材研究、地方大学应用型转型研究、地方高校综合改革理论与实践研究、大学学院元文化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形成了注重院校研究、强化有组织科研的鲜明特色。

(五)学前教育学

本学科方向多年来致力于学前教育基本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在学前课程论、幼儿园环境创设、幼儿认知发展与教育、农村学前教育改革与发展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形成了关注农村学前教育现状、注重学前教育行动研究等研究特色。

(六)比较教育学

本学科方向依托太平洋岛国研究中心和中马“一带一路”东南亚研究中心等平台,紧密对接“一带一路”倡议等国家战略,聚焦太平洋岛国和东南亚国家教育的特点及发展趋势,在太平洋岛国和东南亚国家教育研究、农村小规模学校发展政策国际比较研究、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政策与行动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形成了国别教育研究、国际教育政策研究、教育数字化研究等鲜明特色。

四、学制

本专业实行以基本学制为基础的弹性学习年限。基本学制为3年,其中最长学习年限为5年(含休学、延期等学习时间)。在学校规定的最长学习年限内未完成学业的,按照《伟德bv1946官网首页研究生管理规定》(聊大校发〔201760号)执行。

五、培养方式

(一)强化课堂教学改革。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实施导师组联合授课,采用专题讲授、讨论互动、案例分析、合作探究等多种教学方式,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研究,充分体现课堂教学的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二)注重专业文献阅读。充分发挥文献阅读在深化和拓宽硕士生学科基础知识方面的作用。为学生提供专业阅读书目,通过教师指导、读书会交流、学术沙龙等形式确保研究生专业文献阅读的质量。

(三)强化导师指导下的研究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导师根据研究生个人专业基础程度、职业发展方向、研究兴趣专长等因素,指导每个硕士生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强化自主学习。

(四)实施导师团队育人工程。构建以培养研究生创造力为核心的导师团队育人体系,采用导师个人指导与导师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培养方式。导师组对研究生论文的开题、答辩等环节进行集体指导,侧重于对硕士生进行系统、全面的研究训练,培养硕士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注重理论联系实践。鼓励研究生深入教育实践,关注教育实践中的问题,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自觉意识和运用所学理论发现问题和研究问题的能力;鼓励研究生参与导师课题研究。

六、课程设置

(一)课程类型

本学科课程分为学位必修课、选修课和跨学科考生补修课。学位必修课包括学位公共课、学位基础课和学位专业课,选修课包括公共选修课和专业选修课。跨学科或以同等学力考入的研究生应补修2门本科课程。

1.学位公共课

学位公共课包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2学分)、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1学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研究(1学分)和学硕公共英语(2学分)

2.学位基础课

学位基础课包括中外教育史(2学分)、教育基本理论(2学分)、教育研究方法(2学分)和论文写作与学术规范(1学分)。

3.学位专业课

学位专业课包括专业英语(2学分)和教育哲学(2学分)2门共同课程,另外,每个研究方向还应修习3门本方向的专业课程。

4.选修课

选修课包括公共选修课和专业选修课。公共选修课包括人文艺术、创新创业、素质拓展、交叉学科等开放性公共选修课,线下6门、线上3门,需选修4学分,选课方式为线上课必选1门,线下课必选1门。专业选修课主要是各研究方向的前沿性和专题性课程,需选修6学分

5.补修课

跨学科或以同等学力考入的研究生必须补修本专业本科阶段2门主干课程。补修课程成绩须合格但不计学分。

(二)课程考核

课程考核分为考试和考查两种,学位课成绩70分为合格,非学位课成绩60分为合格,成绩合格获得学分。课程考核不合格者须随下一级重新修读,学习成绩单中此门课程显示重修。成绩不合格且在毕业资格审查前未完成重修者,应申请延期毕业。

七、培养环节

(一)前沿讲座

前沿讲座旨在使研究生熟悉本学科的重要学术理论和前沿性成果,提高研究生参与学术活动的兴趣,提升学术交流能力。前沿讲座贯穿研究生培养的全过程,研究生在学期间参加前沿讲座不少于 10次,包括各类学术论坛、学术讲座、学术会议等,主讲前沿讲座不少于2次。前沿讲座考核合格获得1学分。

(二)社会实践与创新实践

研究生在学期间至少参加1次社会实践或创新实践活动。社会实践采用多种形式开展,包括结合学科研究开展的社会调查、田野调查、专业实习实践、志愿者服务、支教、暑期“三下乡”活动等;将研究生“三助”纳入社会实践;也可通过参加当年有效的伟德bv1946官网首页《大学生学科竞赛项目指南》所列赛事,并获得省级以上奖励的创新实践活动,合格获得1学分。

(三)中期筛选

学术学位研究生实行中期筛选考核制度,综合考察研究生思想品德、课程学习、科研能力等情况。中期筛选考核结果分为优秀、合格、不合格。中期筛选考核“合格”及以上者,进入学位论文写作阶段,获得1学分,可继续攻读硕士学位;中期筛选考核“不合格”者,终止培养过程,按相关程序做退学处理。通过中期筛选及时发现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促进研究生后续高质量培养。具体要求参照《伟德bv1946官网首页研究生中期筛选考核办法(试行)》(聊大校发〔2021〕101号)。

(四)科研成果

研究生在读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应符合学院科研成果的基本要求。

八、学分要求

学术学位研究生应修总学分36学分,其中学位必修23学分、公共选修4学分、专业选修6学分、培养环节必修3学分。跨学科或以同等学力考入的研究生应补修2门本科课程。研究生课程16学时为1学分,实验类课程 32学时为1学分,单门课程一般不超过3学分。具体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详见《伟德bv1946官网首页全日制学术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及学分》。

九、学位论文与学位授予

(一)论文开题

在导师指导下,研究生须在第3学期10月份前确定学位论文选题并通过开题报告论证,制定学位论文工作计划。学位论文从通过开题论证到答辩间隔时间,不得少于12个月。

(二)论文中期检查

导师组根据研究生论文开题报告,检查论文写作计划的进展和完成情况,并针对论文写作中出现的问题加强指导,以保证硕士学位论文工作的顺利进行。论文中期检查一般应在第5学期12月份前完成。

(三)毕业资格审查和学位论文外审资格申请

6学期3月份,研究生向学校提出毕业资格申请,学院按照培养方案和个人培养计划审查研究生的毕业资格,经研究生处审核通过后,方可取得参与学位论文外审的资格。

(四)论文预答辩、外审、答辩和学位授予工作严格按照伟德bv1946官网首页最新的相关办法和通知要求执行。

十、其他

本次修(制)订的培养方案自2024入学的研究生开始执行。


教育学全日制学术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及学分

类别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开课学期

考核方式

专业方向

备注

学位

公共课

6学分)

22000001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2

32

1

考试

所有方向

 

22000002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1

16

2

考试

所有方向

人文社科必修

22000003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研究

1

16

2

考试

所有方向

 

22000004

学硕公共英语

2

32

1

考试

所有方向

 

学位

基础课(7学分)

 

22040101

中外教育史

2

32

1

考试

所有方向

 

22040102

教育基本理论

2

32

1

考试

所有方向

 

22040103

教育研究方法

2

32

1

考试

所有方向

 

22040104

论文写作与学术规范

1

16

1

考查

所有方向

 

学位

专业课(10学分)

22040105

专业英语

2

32

2

考试

所有方向

 

22040106

教育哲学

2

32

1

考试

所有方向

 

22040107

教育社会学

2

32

2

考试

教育学原理、课程与教学论方向

 

22040108

教育管理学

2

32

2

考试

教育学原理方向

 

22040109

教育心理学

2

32

2

考试

教育学原理、课程与教学论方向

 

22040110

中国教育史专题研究

2

32

2

考试

教育史方向

 

22040111

教育史学理论与方法

2

32

2

考试

教育史方向

 

22040112

中国近现代教育史

2

32

2

考试

教育史方向

 

22040113

课程与教学基本理论

2

32

2

考试

课程与教学论方向

 

22040114

高等教育学

2

32

2

考试

高等教育学方向

 

22040115

高等教育管理学

2

32

2

考试

高等教育学方向

 

22040116

比较高等教育

2

32

2

考试

高等教育学方向

 

22040117

学前教育基本理论

2

32

2

考试

学前教育学方向

 

22040118

学前课程理论

2

32

2

考试

学前教育学方向

 

22040119

儿童心理学理论流派

2

32

2

考试

学前教育学方向

 

22040120

比较教育理论

2

32

2

考试

比较教育学方向

 

22040121

国际教育理论与思潮研究

2

32

2

考试

比较教育学方向

 

22040122

比较教育前沿问题讲座

2

32

2

考试

比较教育学方向

 

公共

选修课(4学分)

22000011

生活中的美学

2

32

2

考查

 

线下课程选修1门

22000012

聊城城市历史与文化

2

32

2

考查

 

22000013

研究生特色体育

2

32

1

考查

 

22000014

科技伦理专题研究

2

32

1

考查

 

22000015

哲学与人生

2

32

1

考查

 

22000016

区域国别学概论

2

32

2

考查

 

22000017

如何写好科研论文

2

32

2

考试

 

线上课程选修1门

22000018

研究生的压力应对与健康心理  

2

32

2

考试

 

22000019

研究生学术与职业素养讲座

2

32

2

考试

 

专业

选修课(6学分)

22040123

中外教育名著选读

2

32

3

考查

所有方向

 

22040124

教育理论与实践前沿问题讲座

2

32

3

考查

所有方向

 

22040125

教育基本理论新进展

2

32

3

考查

教育学原理方向

2选1

22040126

乡村教育专题研究

2

32

3

考查

教育学原理方向

22040127

中国近现代教育家专题研究

2

32

3

考查

教育史方向

2选1

22040128

中国教育哲学史专题研究

2

32

3

考查

教育史方向

22040129

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

2

32

3

考查

课程与教学论方向

2选1

22040130

课程与教学论前沿问题研究

2

32

3

考查

课程与教学论方向

22040131

高等教育政策研究

2

32

3

考查

高等教育学方向

2选1

22040132

高等教育热点问题研究

2

32

3

考查

高等教育学方向

22040133

学前教育评价理论与方法

2

32

2

考查

学前教育学方向

2选1

22040134

学前游戏理论与实践

2

32

3

考查

学前教育学方向

22040135

东南亚教育研究专题

2

32

3

考查

比较教育学方向

2选1

22040136

多元文化与国际教育

2

32

3

考查

比较教育学方向

补修课

22040137

教育学原理

/

64

1

考查

所有方向

 

22040138

发展心理学

/

48

2

考查

 

培养

环节(3学分)

 

 

前沿讲座

1

 

1-5

 

所有方向

 

 

社会实践与创新实践

1

 

3-4

 

所有方向

 

 

中期筛选

1

/

3-4

考查

所有方向